珠三角港口群集装箱去年吞吐量达世界第一

2019-07-24 09:27:28

广州港集装箱码头

珠海高栏港集装箱码头

大洋网讯 7月18日举办的2019年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中,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陆亚兴透露,广东作为珠江门户,2018年全省港口吞吐量超21亿吨,居全国第二;其中广东沿海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一,珠三角港口群集装箱年吞吐量达6167万标箱,居世界第一。目前广东坐拥广州、湛江、深圳、珠海、东莞、中山6座亿吨大港,其中5个在大湾区,再加上香港,大湾区共有6个亿吨大港。另外,惠州港明年也有望跻身亿吨大港行列。今年上半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共完成91715万吨,同比增长7.9%,各种数据表示,港口航运已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地港口各自优势

广州

依托实力雄厚的广东省经济腹地、具有通过北西东三江连接粤西北和云桂黔川的综合辐射能力、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货运网络,2018年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港口排名位居世界第五

香港

地处亚太中心,作为国际自由港,在国际货运和贸易服务方面积累起高效的集装箱装卸、分拨、物流配送、审单、查验、通关和相关争端解决机制等经验和技术

深圳

距离香港最近、国际货运最突出、离珠江东岸经济腹地最近

珠海

拥有依托以高端制造和高端服务业著称的珠海经济产业、紧连澳门、经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通过西江连接粤西和云桂黔等省份、优良的深水高栏港等独特优势

基建提速:打造内通外联航运体系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港口项目完成投资42.8亿元,为年计划的71.3%,同比增长83.6%。广东正在重点加强广州、深圳、汕头、湛江和珠海五个枢纽港口建设,其中三个枢纽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广深珠三大港口基地建设目前正在提速,如火如荼。

在广州港集团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建设工地上,数十辆挖掘机、运料车来回穿梭,港口建设热火朝天。预计2021年南沙港四期码头建成后,该港将实现集装箱卡车无人驾驶和集装箱装卸远程操控,跻身世界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四期码头的建设是广州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一线建设的缩影。目前,广州港集团正加快推进扩能改造工程,除了南沙四期码头,南沙粮食码头筒仓二期、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南/北区项目、近洋码头等一批重点项目正按照工期抓紧施工,今年上半年,广州港集团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92亿元,其中纳入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有13个,投资额达18.72亿元,同比增长330%,投资完成率58.43%,为近年来集团投资项目最多、投资金额最高、完成进度最好的时期。

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广州港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航运枢纽服务能级基础上,要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包括加快南沙港区集装箱四期工程建设,建成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谋划南沙港区集装箱五期工程规划建设,进一步巩固广州港作为国内最大内贸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积极拓展外贸集装箱业务。

在基建提速的同时,广州港信息化建设成果也相当丰硕。智慧港口顶层设计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投入使用,EDI中心建成使用,散杂货网上营业厅网上办单率最高已达93%,用户体验感持续提升;关港通平台完成可视化、物流跟踪、关港联动等主要功能模块开发并上线试运行,实现关港数据实时共享,促进关港联动协作及通关时间的进一步压缩。

站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平沙新城的海边,对岸便是江门台山,近在咫尺。然而,若想抵达对岸,却不得不北上绕道,进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跨越崖门水道之后,再向南折返。今年初,传过来好消息,广东省规划建设黄茅海大桥,一座横跨黄茅海、连接珠海高栏港区和江门台山市的大桥呼之欲出,工程许可研究报告初稿已经编制完成。黄茅海大桥将有效地将港珠澳大桥的交通运输能力往珠三角西部延伸,从而扩大整个港珠澳大桥的实际功能。目前珠海、江门两市正在积极推进这条跨海大桥尽快动工。

高栏港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适剑表示,黄茅海大桥打开了高栏港区向西的通道,大幅缩短了高栏港区与江门南部沿海的距离,对于高栏港向西扩大港口腹地,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继港珠澳大桥之后,高栏港区接连迎来‘大桥动力’,它们将有力提升高栏港区的区位优势”。赵适剑说,集疏运体系建设对以港立区的高栏港区来说尤为重要。高栏港区将坚持推动港口的多式联运体系的建设,构建海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新格局。当下一是加快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完成4个10万吨集装箱码头的工程项目,加快启动两个新的10万吨集装箱码头建设;同时推进20万吨主航道的建设。二是在陆路交通格局要有新突破,黄茅海大桥已经实质性进入前期工作的推进阶段。鹤港高速(港珠澳大桥西延线)港区段已经开工建设;同时连接“双港”(海港和空港)的金港大桥也已经列入珠海的前期工作项目,未来高栏港区将构建“两纵四横”的对外交通新格局。

2019年高栏港区经济工作会议报告提出推动港口大建设大发展。加快完善港口基础设施配套,完成黄茅海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建设,加快高栏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完成高栏港区15万吨级主航道工程竣工验收,开展20万吨级主航道前期工作。

同样,在深圳港口建设方面,南山港区妈湾作业区海星码头20万吨级半自动化集装箱泊位改造;西部公共航道拓宽疏浚工程和铜鼓航道疏浚工程等基建工程都在提速。深圳将交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同步推进。未来,深圳将深化深港港航合作发展,创新粤港澳港口物流、航运服务合作新模式,携手香港共建国际航运中心。具体来说,深圳将创新深港港口快速通关模式,开展“深港自贸通”试点,同时深化深港港口信息开放共享和业务协同,打造大湾区智慧港平台。

向海而兴:亿吨大港联袂起航

近日,2019年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中,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陆亚兴透露,广东作为珠江门户,2018年全省港口吞吐量超21亿吨,居全国第二,沿海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一,珠三角港口群集装箱年吞吐量达6167万标箱,居世界第一。目前广东省坐拥6个亿吨大港——广州港、湛江港、深圳港、珠海港、东莞港、中山港,其中广州港去年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大关。另外,据了解,惠州港明年也有望跻身亿吨大港行列,大湾区内还有香港的老牌亿吨大港,如此密集的亿吨大港正联袂扬帆起航。

今年上半年,广州港集团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5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15.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0%、9.6%,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各港口,生产指标增速位居前列。

今年上半年,广州港集团净增5条“一带一路”沿线外贸班轮航线,目前广州港集团累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班轮航线达到90条,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亚洲航向增长53.5%、中东航向增长21.6%、非洲航向增长17.5%,广州港集团逐步巩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中通往东南亚、地中海、非洲的枢纽港地位,实现错位发展。

广州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锦龙表示,下一步集团将统筹利用好各码头资源,进一步提高集团内部各项资源的协同效应;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原则,统筹处理好各码头能力升级改造和生产作业安排;全力支持保障中山港航的业务发展,加快与南沙港区的融合协同发展,稳“内贸”、拓“外贸”,确保下半年生产经营稳中有升。

2013年12月28日,随着神华粤电珠海港码头“腾飞海”号散货船满载靠泊,珠海港货物年吞吐量首次跨过1亿吨大关。

今年,高栏港经济开发区提出将进一步发挥高栏港通江达海、贯通东西的区位优势,实施“东西南北并进”战略,融入珠海“海陆空铁”协同大交通体系。向东,以金海大桥为纽带对接港珠澳大桥路网,实现海港空港一线贯通,港珠澳腹地直线连接,横向整合澳门、珠海两地资源。向西,利用黄茅海大桥规划建设契机,把西江战略向纵深推进。向北,依托广珠铁路及疏港铁路专用线,多点布局广珠铁路沿线集货站场。向南,积极拓展东南亚、南亚市场,推进“川贵广-南亚物流大通道”城市扩点建设,加强与拉美、非洲、中东地区港口的合作联系,发展远洋集装箱干线运输,开通洲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力争到2020年高栏港货物吞吐量超过1.6亿吨、集装箱货物吞吐量突破280万标准箱,努力将高栏港打造成为珠海“一带一路”建设支点、大湾区港口群重要一极、珠江西岸重要物流枢纽。2021年实现珠海港货物通过能力超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500万标箱,推动珠海港进入世界50强。

2018年,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1亿吨,同比增长4.10%,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573.59万标箱,同比增长2.09%。2019年1~6月,深圳港累计完成驳船吞吐量219.17万标箱,同比增长3.12%。海铁联运累计完成67367标箱,同比增长了49.14%。此外,拥有8个20万吨级的集装箱泊位的深圳港,已开辟国际班轮航线214条,通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错位发展:携手共建世界级港口群

当前,广东正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畅通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水运通道、推进安全低碳绿色水运发展,高标准推进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近期,广东省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谋求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推进广州南沙港铁路等疏港铁路改造建设,加快西江干线、北江干线至珠江口高等级航运主通道建设。2020年,大湾区内地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将达6200万标准箱。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坐拥世界级港口群,各地港口竞争激烈。在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十强港口中,粤港澳大湾区就占了三席,且广州、深圳和香港均超过2000万TEU(国际标准箱)。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珠港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李树杰教授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一方面通过港口整合,巩固各自的优势,另一方面,各地对港口之间应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基本达成共识。如何在巩固穗港深珠等港口现有优势的前提下提升港口彼此间的错位分工和协同合作水平,并提升大湾区港口整体的国际航运竞争力,已成为新时期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促进大湾区内的港口错位发展并携手合作?广州港务局副局长黄波认为,目前大湾区港口合作及错位发展渐入佳境。广州港作为非洲、地中海航线核心枢纽港,国际集装箱干线港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广州港充分利用珠江水网,开通了覆盖整个珠江——西江流域的160多条水上驳船航线,实现全港江海联运网络。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则指出,港口并不仅仅是货物运输的平台,港口整合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以整合来加快航运资源的集聚。为了积极贯彻落实《纲要》,提升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深圳港提出积极优化港航基础服务业结构,鼓励航运经纪、航运代理、船舶管理、水路客货运代理等航运服务企业实现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在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建成深港国际船舶运输中心、国际船舶管理中心和国际船舶代理中心。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看来,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广州港、深圳港和香港港之间的协作关系将会进一步提升。以深圳港和香港港合作为例,目前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深圳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平台能够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投融资成本、不断提升效率,双方能够在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和投资的衔接、产业链的优化方面实现更高效率。接下来,广州港要在港口运营、航运服务、综合物流、邮轮旅游等领域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各港口合作,共同提升区域港口核心竞争力,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黄波,广州港务局副局长

广州港务局副局长黄波:港口错位发展渐入佳境

2018年,广州港两项指标进入世界港口前五位,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5月,世界港口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广州正以航运枢纽建设为抓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州港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广东省能源物资、重要原材料和外贸物资的主要中转港以及我国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枢纽港;也是华南和西南地区广泛连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支撑。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合作及错位发展渐入佳境。广州港作为非洲、地中海航线核心枢纽港,国际集装箱干线港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广州港充分利用珠江水网,开通了覆盖整个珠江——西江流域的160多条水上驳船航线,实现全港江海联运网络。南沙港铁路已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估算约152亿元,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

目前广州国际邮轮产业保持国内前三。南沙国际邮轮保持快速发展,2018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8.12万人次,同比增长19.26%,保持国内第三。广州未来水上旅游,还将考虑开拓内河游、海岛游和邮轮环球旅游线。

从广州坐邮轮去环游世界将不再是梦!目前,从南沙出发的邮轮线路是长短航线相结合,长航线主要到达东南亚和日本,短航线到达香港。南沙邮轮母港今年底正式运营以后,广州市有关方面和邮轮公司有可能会考虑开发环球邮轮航线、南太平洋航线、大洋洲航线等。广州的邮轮母港不仅将旅客送出去旅游,也希望将来吸引更多国外的游客来到广州,体验独特的岭南文化。广州有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深圳和香港分别有太子湾邮轮母港和启德邮轮码头,粤港澳大湾区正在逐步形成国际上有一定实力的邮轮服务区。

李树杰教授,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港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港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李树杰教授:提升港口群国际竞争力

建议以互补合作、打造交通网络、增强国际航运服务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

第一,在巩固各大港口现有优势的前提下,应统筹协调粤港澳三地各主要港口之间的资源优化组合,在铁路-港口、机场-港口、海运-港口的衔接上,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避免新增重复建设,力求实现大湾区港口群航运水平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端化。

第二,内地港口主动与香港对接,构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提升大湾区港口群的整体运力和竞争力。

第三,通过与香港沟通,学习香港成熟航运管理经验,增强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大港口的国际航运综合服务能力,包括物流技术标准和术语的统一、海关对国际多式联运货物的审单及口岸查验效率,提升进出关企业的通关时效。同时,提升港口、仓储、航道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运营效率。

第四,加紧推进广州南沙港区、深圳盐田港区和南山港区、珠海高栏港区等专业化码头和深水泊位的建设。推进广州南沙港铁路等疏港铁路改造建设,加快西江干线、北江干线至珠江口高等级航运主通道建设,适时推出东江航道扩能升级方案和珠海“高栏-横琴-澳门自由港经济带”方案。继续开展泛珠三角地区港口口岸合作机制,共建内陆无水港、沿海飞地港,打造“海(空)-港-铁-陆”全天候、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并力图实现“交通网络建设与港口腹地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第五,香港主动与内地和澳门联系,推动粤港澳在航运支付结算、融资、租赁、保险、法律服务等方面实现服务规则的相互衔接。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