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定位:国际航运中心

2015-02-15 10:14:03
   广州新定位

  今天的主题是“国际航运中心之争:广州的新方向”,如果这个定位确定了,广州发展格局以及产业、城市方向的选择,都会发生比较重大的变化。话题的来源是市长陈建华在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广州打造为“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国际航运中心和华南交通枢纽”,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提出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

  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上有一些明确的评价指数,而且也有最实在的参考系,就是海港。海港要讲吞吐量大小,马上就很实在的东西。要提升广州的地位,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比其他三个更重要。另一个看点是,广州的海港是南沙,南沙被批准为国家新区和自贸区,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成为广州市整个城市建设和经济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

  广州提出要建设国际大都市。国际城市的分类,首先就是世界之都或者说全球城市,公认的有伦敦、纽约、东京。这个主要看货币的发行权,是否金融中心。第二个等级是国际大都市,比如说巴黎、洛杉矶、香港、新加坡等等,虽然可以发行货币,但货币不是很重要的硬通货。第三个等级是国际城市,只要外国人多、使用的国际语言多、开的国际会议多就可以是国际城市,不一定是很大的城市,也可以小一些。广州归到第二类,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基本上还是准确的。

  放眼全中国,能够做全球城市的就是上海,北京有一点勉强。而在整个华南地区有三个国际大都市,广州、深圳和香港。香港的定位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香港是国际航运中心,这是大家认同的,广州现在提了,深圳没有提国际航运中心。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广州提区域性金融中心,深圳也没有提,但从经济总量来看,香港去年的G D P大概是1720 0亿人民币,广州16700亿,深圳16001亿。按照我们的测算,可能今年底广州的G D P就会超过香港。深圳原来预计也是今年超过香港,现在看来还有一点差距,广深的G D P很快超过香港,是没有疑问的。这对广深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国际上与国际航运中心相关的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2013年前十位包括纽约、伦敦、香港,香港排第三位,然后是东京、新加坡、上海、巴黎、法兰克福、芝加哥、悉尼。中国有两个城市进入国际金融中心的前十名。2014年又有一个新的发布,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和上海并列第五名,然后是巴黎、法兰克福、北京、芝加哥。香港往后退了,北京跑起来了,上海的位置并没有什么变化。纽约、伦敦是两个超级国际金融中心,是传统的,东京、新加坡、香港和上海这是次级的,说明亚洲在崛起。

  可能成为全球城市或者世界之都的,有上海、北京。国际大都市,广州、香港、深圳,天津、重庆也有可能。而国际城市,像澳门、青岛、大连、厦门都有可能。在这个未来格局中,华南三雄并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谁能够后来居上,就会影响到国际大都市的地位。

  条件已经成熟

  下面具体看国际航运中心到底有什么类型,需要什么条件,对照一下广州,看看有哪些条件,选择走哪种国际航运中心类型较佳。国际航运中心有航运市场、有物流、有航线航班,没有这些谈不上。必须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目前来说伦敦、纽约、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这是大家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将这些国际航运中心归纳一下,可以看出三种模式。

  首先是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代表港口是伦敦,伦敦目前从港口条件来说已经不是前十,但是它从事交易市场、保险服务、航运信息服务、海事服务、海事研究与交流、海事监管等的功能保持住全球级的国际航运中心,也就是说软服务这一块很强大,和海运相关的研究、信息发布非常强大。全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油轮租船业务、散货船业务等很大比例都在伦敦进行,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公司与机构在伦敦设有办事处。

  其次是以中转为主,代表港口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转很重要的特点,可能自己没有经济腹地,当然香港可以将珠三角当做自己的经济腹地。北方大港都缺乏这个,这是广州的优势。然后是自由港,在这里自由地进出。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深水良港,水深够不够,这是中转港很重要的特点。应该说这个方向广州是可以努力的。

  第三种模式是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代表港口是鹿特丹和纽约。有庞大的腹地,往往是入海口,形成广泛的流域经济,各种小港口不断输送到这里。这是广州主要的努力方向。

  不管怎样,这三种模式有共同点。首先就是有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广州现在是初步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占比还可以。二是有强大的腹地经济,南沙是珠三角的几何地理中心,比起珠三角其他港口或者广东其他港口,物流成本会比较低一些。三是集装箱物流。集装箱物流广州在全世界排第八,香港排第四,深圳排第三。但是广州与港、深的差距不大,都进入了前十名。四是区域的航运枢纽,珠江的内河航运可以聚集,当然珠江的出海口很多,古往今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第五是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一流的港口设施,目前广州也达到标准水深15米了。六是具有完善的后方集疏运系统,铁路、公路、以及河运,广州在这些方面都可以支撑,包括航空,广州的空港货物运输也是越来越大,有比较完善的系统,能够提供一流服务的海关、边检、卫检、动植检和港务监督等口岸检查检验机构。七是积极扶植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对比这些条件,可以说广州符合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是越来越成熟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国际航运中心,水到渠成。

  广州条件都O K了,但在国内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却是很激烈的。中国现在有五大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港口群: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其中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以厦门、福州港为主。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

  有了五大港口群,会不会有五个国际航运中心?其实国家已经批了四个国际航运中心。2009年国务院批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批准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2011年国务院批准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批准厦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中国的海岸线就被瓜分得差不多了。大家可能会想南方为什么没有?国务院没批准深圳、广州,当然这两个城市也没有提,为什么没有提,我想这里有香港的因素。

  广深港的协调是关键

  形势不让人,原来珠三角是看香港,现在再看评价指标体系,可能结论就会不同。国际航运中心的评价体系,从集装箱标箱来看吞吐量,全球十大繁忙港口排名,中国占了七个,上海居首。上海建国际航运中心时,盯准的竞争对象是新加坡。上海和新加坡,一个第一一个第二,上海3300万标箱,新加坡3200万标箱,差了一点点。深圳量级就降下来了,2300万标箱,但也是老三的位置,但深圳不敢提国际航运中心。香港是2200万标箱。珠三角的经济很厉害,支撑了两个两千万标箱的国际港口。第五位是釜山港,是1769万标箱。宁波舟山港是1733万标箱。天津是1300万标箱。广州是第八位,1500万标箱。

  从货物吞吐量来看。中港网发布的2013年全球10大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排名显示:除第三名和第九名外,其余座次全部被中国港口包揽,中国港口所完成的货物吞吐量在全球十大货港中所占的比重,由2012年的80 .19%,进一步提升到81.11%。宁波-舟山港在2012年以7 .44亿吨的战绩,超越上海港,首次登上全球第一大港口宝座。2013年继续卫冕,货物吞吐量达到8.1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个8亿吨大港。上海全面超越新加坡,天津又比广州好一些,5亿吨。广州是4亿吨,深圳排在第14位,2亿吨,广州的一半左右。虽然集装箱比深圳差一些,但干散货比深圳强一些。

  去年上半年的数据,宁波还是在前面,4亿吨。广州2亿多吨,这是半年的数据,也还是不错。广州市长说广州排在第五位,说的就是货物吞吐量,但是在国际上是有两个指标评价体系,还包括集装箱吞吐量,广州排在第八位。中国十大港口港务公司,广州没有,30家港口航运板块上市公司,广州也没有,差距就在这。

  航运能级、航运服务、航运生态系统及模式引领,是评价国际航运中心的三个指标。虽然香港的地位,吞吐量让位深圳、广州了,但是港务生态系统比广深还强得多。香港、上海在全球排在前十位。但是广、深已经进入50强,距离不太远了。现在我们提出以上海及周边长三角港口为中心,以香港-广州-深圳和天津-大连-青岛为两翼的国际航运中心方针已经体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提升空间。

  总之,广州的比较优势是,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五、华南第一,超过了深圳和香港。集装箱全球第八、华南第三,排在港深的后面。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吞吐量还是集装箱的吞吐量,广州都是全球或者说全国的前十。整个华南三大港口怎么比较?对于深圳来说,国家定位是华南地区集装箱的枢纽港、我国四大国际中转深水港之一,就没有国际航运中心的提法。香港是远东的航运中心,这是没有问题的。广州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湾,也没有具体的提法,所以,这次明确提出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是个重要突破。

  相比较而言,其他三大中心很难成为世界级城市或国际大都市的优势定位,商贸中心、文化名城、交通枢纽太多了,但国际航运中心不会太多。而在中国能称得上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是香港、上海,广州与深圳、天津、大连、青岛等只能是第二梯队。但广州努力一下有可能进入第一梯队,而这种提法在香港回归之初是有所禁忌的,南沙港近年发展较快也是区域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所致。

   同时,国际航运中心定位有助于南沙的起飞。陈建华市长的政府报告虽然提出“发挥南沙、黄埔、增城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的主引擎作用”,但却要求南沙“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显然这是南沙除了开发区还有国际新区、自贸区等政策有关,也与广州市新领导班子认为“南沙是广州的未来”有关。与其他区域相比,只有南沙才可能彻底改变广州-滨海城市、双中心结构、国际航运中心。如果说三个引擎,对广州的改变只是量级别的,南沙对广州的改变可能是质或格局的改变。

  目前华南还没有一个城市有“国际航运中心”的明确定位,这涉及到广州港、香港港、深圳港各自的分工和定位。广州能否真正建成,关键看与港深的关系格局演变;是一起打造还是分庭抗礼?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彭澎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和平崛起论》、《创新力—广州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粤商风云》、《中外执政能力比较研究》、《探索》等。)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