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绿色数智转型,深化东盟海事协同 ——东盟船东协会代表团访沪搭建跨国合作新桥梁
在全球航运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数字智能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与东盟作为全球海事领域的重要力量,正携手推动区域合作迈向新高度。为落实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东盟船东协会联合会(FASA)组织近40人高级别代表团,发起“FASA 路演”(FASA Roadshow)上海访问活动。2025年10月28日,FASA代表团访问中国船东协会,双方围绕绿色航运、智能技术、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务实合作路径。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刘上海在欢迎辞中首先对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中国船东协会始终将东盟航运业视为中国行业发展与合作的重要伙伴,期待通过本次交流交换意见,分享经验,共同探索解决行业挑战的务实路径。
刘上海重点介绍了协会推动行业转型的战略布局,为推动中国航运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协会于今年7月正式成立了数智航运专业委员会;并计划于2026年初分别成立航运新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及航运金融专业委员会,系统推进绿色转型与金融协同发展。在国际合作网络构建方面,于2025年6月6日在伦敦正式设立代表处,构建常态化国际交流平台。针对行业热点议题,刘上海重申了“全球行业必须有全球规则”的基本原则,并表示中国船东协会将秉持这一原则,致力于与东盟各方一道,为制定和完善全球海事治理规则而共同努力。刘上海还指出,东盟是中国航运业走向全球的关键支点,期待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拓宽合作领域,携手推动区域航运业协同发展。
东盟船东协会主席卡梅莉塔·哈托托在致辞中首先对中国船东协会的邀请与周到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她回顾了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持续深化的双边关系,特别强调中国作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重要地位。哈托托指出,在当前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保持前瞻性与韧性对航运业发展至关重要。她明确表示,东盟船东期待向中方学习在智慧港口、船舶建造和绿色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商业合作机制。她强调,数字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海事业的共同目标,期待与中国同行在智能港口、替代燃料、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协同,共同打造更具韧性、创新力的亚洲海事生态。
中国船东协会秘书长张爱国简要介绍中国船东协会情况与年度重点工作,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以“四个服务”为宗旨,聚焦创新驱动与协同发展,通过构建行业交流平台、系统建设专家库以支持国际参与。中国船级社副主任洪波重点分享了中国船级社在绿色低碳与替代燃料方面的技术积累与规范体系建设,并期待与东盟各方加强合作。东盟船东协会秘书长Loh Chun How介绍了FASA成员组成情况以及代表团成员情况。此次代表团由24家公司的37名代表组成,体现了区域合作的凝聚力及与中国在脱碳、新技术与船舶能效等领域深化合作的共同意愿。
会议还围绕船舶能效及绿色航运技术专题讨论,中国船东协会副秘书长张铎围绕“中国海事发展展望及船舶能效重点工作”进行介绍,梳理了从国际公约到国内行动的政策脉络,并指出行业低碳转型仍面临技术、商业模式与全球合作等多重挑战。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专家房向前分享了CCS在氨燃料规范制定、风险评估及船型改装等方面的实践与支持。在问答环节,双方就国际海事规则更新、船舶低碳技术落地、船员队伍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作为本次行程的首站接待方与全程协调单位,中国船东协会汇聚行业资源,全力推进前期筹备与对接工作,为代表团搭建与上海海事领域企业、机构、船厂、港口及高校的高效沟通桥梁。
此次访问是FASA深化区域海事合作的重要实践,也为中国与东盟航运界在绿色航运、智能海事、供应链稳定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双方一致认为,唯有通过持续对话与务实合作,才能共同应对行业挑战,共创海事合作新未来。
来源:国际合作部
审核:陈珲
编辑:周俊彦




